一、新时代陕西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在区域上不平衡。从企业数量看,2016年末,陕西省78%的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分布在关中地区,其中45%集中在西安市;从营业收入看,西安市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的65.8%,其它10个市(区)的营业收入总计只占全省34.2%;从增加值看,全省84.1%文化产业增加值由关中地区创造,其中62.5%源于西安市,陕北两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不足7%,陕南三市占全省的比重不足9%。
2016年各地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对比(亿元)
二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样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使陕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新世纪以来,陕西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呈现日渐蓬勃之势,但由于地理、体制和人才等因素制约,陕西对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不充分,大量文化资源处于未开发或半开发状态,文化资源不能有效转化为产业资源,导致陕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在国内文化市场上话语权和竞争力不强。与沿海发展省份相比,陕西文化资源的开发的层次较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即便和相邻省份河南、四川相比,陕西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都相对落后。以景区游览服务这个典型的文化行业为例,2016年陕西接待国内外旅客4.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813.43亿元,同时期四川和河南的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7690.5亿元和5764.1亿元,陕西的旅游总收入不足四川的一半,仅相当于河南的67%。
(二)文化产业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不佳
近年来陕西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但文化产业在供给侧方面存在资源使用效率不佳,文化产品层次不高,企业效益不好、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表现在市场方面,与高科技、互联网+、金融和旅游相互融合的高层次的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以印刷和包装为代表的低层次的文化产品供给过剩,本地文化产品的知名品牌匮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难以满足。2017年三季度末,陕西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134家,其中59家从事印刷复制业务,28家从事简单包装业务,6家生产烟花爆竹,仅这三个低层次的文化行业企业数量就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的70%左右,营业收入占90%左右。2016年末陕西规模文化企业单位数810家,其中亏损企业多达203家,亏损面为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文化企业的整体效益不佳。
(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严重滞后
2016年末,陕西乡村常住人口1702.7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4.7%,是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但由于生产条件、土地制度、户籍政策等因素影响,陕西农村的生产力长期低下,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长期处于全国最后一个方阵。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下,陕西乡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短缺,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满足。2016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6元,相当于城镇居民的六分之一,差距从2013年的671元扩大到2016年的966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陕西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800元的四分之一。
陕西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对比(元)
(四)文化产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产业要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但从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看,陕西文化产业仍旧以传统行业为主,文化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以“互联网+”和“跨界整合”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创新活动相对滞后,仅有的一些创新性文化企业多数属于全国知名企业在陕西设立的分公司或分部。2016年,陕西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131家,有R&D活动的企业仅23家,比重为17.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规上文化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1.65亿元,与相邻省份相比,仅相当于重庆的32%,河南的16%,四川的5%。2017年三季度末,陕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35亿元,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
2016年陕西及相邻省份规上文化制造业R&D经费支出(亿元)
二、新时代陕西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九大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描绘了新蓝图,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更明确、路径更清晰。陕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今天,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将倒逼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陕西的人均GDP超过5万元,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消除,全省人民将进入共同富裕时代。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更加迫切,对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以低层次的文化制造业和以旅游管理为主的文化服务业为主,层次不高,结构不优,这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形成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必须着力解决文化产业供需错位问题,加快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将在客观上倒逼陕西提升文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是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助力文化产业补短板
新时代要有新思路、新境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汇的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陕西文化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果稀少。2016年,陕西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专利申请数仅154件,与相邻省份相比,相当于四川的7%,河南的30%,重庆的68%。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市场体系、科技要素等方面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这也是陕西文化产业补短板的难得机遇。
2016年陕西及相邻省份规上文化制造企业专利申请数(件)
(三)“乡村振兴战略”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陕西是欠发达的农业大省,目前仍有44.7%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对陕西来说犹如春夜喜雨。伴随着中央重大任务部署的逐步落实,未来陕西的农村面貌将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基础将逐步好转,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将建立健全,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将全面改善,农民的物质文化消费水平将不断提升,乡村文化将逐步兴盛,文化产业将在农村快速发展。这将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是新时代陕西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机遇。
(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十九大报告立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全方位、系统化视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各层面区域战略的联动性和全局性,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目前,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丰富而集中,陕南地区则是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地区,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根据十九大战略部署,陕北和陕南都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支持的对象。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国家和地方将加大力度支持陕南和陕北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这将为陕南和陕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是陕西文化产业区域调协发展的良好机遇。